冬至大如年 数九过寒冬

今朝云气果如何。
一岁休祥在云气,
世故惊心感慨多。
时光流转寻常事,
宋
·
戴复古
冬
至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一般在大雪后的15天,即在每年公历12月21~23日,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开始,2023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称“冬至,十一月中,终藏之气,至此而极也。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在冬至这一天,正午太阳直射点落在南半球的南回归线,因此这天也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。
节
气
物
候
冬至有三候。第一候“蚯蚓结”,蚯蚓是古人观察物候的重要参照物,到了冬至,“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”,就是指蚯蚓到了此时会紧紧地蜷缩身体,像绳子一样盘结在一起。第二候“麋角解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麋喜沼而属阴,冬至解角。”解角指的是雄性麋鹿的鹿角,会在这个时候自然脱落,待到春天另长新角。麋鹿是鹿科动物中少有的冬季解角的鹿,而我们常见的梅花鹿、马鹿都是春夏之际开始解角的。第三候“水泉动”,古人认为“水者,天一之阳所生,阳生而动,今一阳初生故云耳。”冬至正是阴极而阳生,这时候地底的水泉开始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动。
习
俗
贺冬
球盟会APP中国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,冬至成为传统节庆之一,民间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有庆贺冬至的习俗。东汉崔寔《四民月令》记载:“冬至之日,齐馔扫涤,如荐黍豚,其进酒尊长,及修谒刺贺君师耆老如正月。”指的是冬至也有像正月一样祭祖、拜谒师长的传统,这种传统一直流传到明清,明代正德《松江府志》就有记载“冬至治花糕、刲羊豕祀先”。冬至习俗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亦有所变化,比如冬至祭祀扫墓、吃粉团习俗保留了下来,拜贺亲友师长的习俗逐渐废弃了。
食俗
冬至日我国普遍有北方吃饺子、南方吃汤圆的说法。《清嘉录》对冬至汤圆有更为细致的记载:“有馅而大者为粉团,冬至夜祭先品也;无馅而小者为粉圆,冬至朝供神品也。”指出有馅的汤圆叫粉团,是晚上祭祖时使用的,无馅的汤圆叫粉圆,是早上祭祀神明时使用的。现在冬至日上海地区仍会吃汤圆,就是各地稍有不同,有的是无馅的小圆子,有的是或甜或咸有馅的大汤团。
数九
我国一般认为,冬至日开始入“九”,冬至是“九九歌”的起点,即从这天起,经过九个九天后,天气就会从冬寒转变为春暖。褚半农在《走到今朝的上海方言》中记录了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九九歌“头九冷,二九暖,三九冻脱百鸟卵...九九八十一,犁耙家生一齐出。”冬至的九九歌,反映了民间百姓对冷暖变化的认知,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。
寄
语
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”冬至的夜晚在一年中最是漫长寒冷,但寒夜虽长,怀赤心可见云开月明,前路虽远,舍贪念方能静笃心安。因此,党员干部在此时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,恪守廉洁自律,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在冬至时节,立下“冬志”,努力以奋斗之火驱散“严寒”,迎来万象更新的“暖春”。
资料:廉洁上海
编辑 | 程佳域
责编 | 干钰琼 程佳域

刚刚,华中农业大学最新通报!
12月7日,华中农业大学就近期备受关注的“虐猫”事件发布情况通报——11月25日,学校有关部门接到反映,近段时间校园内发生流浪猫疑似因人为伤害导致死亡。11月26日,学校有关部门与辖区派出所展开了联合调查。经查,在校生苏某某于今年10月至11月,共将5片人用某类药物碾成粉末,分次兑水投喂了校内流浪...
体验完夸克 AI 搜索,可靠的万能 AI 搭子找到了
2024 年过半,AI 搜索已经成为 APPSO 编辑最关注的 AI 工具,没有之一。最近在编辑部的群里,一款产品引起大家讨论:夸克 AI 搜索。之前我理解的夸克,是一个极简的、能检索能扫描能存储的通用搜索,它把官网和百科放在首个搜索结果的基操,已经可以吊打一些竞争对手。最新版本的夸克,颠覆了我的...